在这里首先提出几个问题:
第一. 园林文化与风格园林形式指的是山石、池水、建筑、路标等的式样;园林风格则是这些定式的人文倾向性,所以风格高于形式,是形式的抽象。海派园林,则必然属园林风格或园林文化,有许多深层次内涵。然而,风格必须建立在形式的基础上。
第二. 园林风格,必然与其文化密切联系着。海派园林,则与上海近代的海派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海派的特征,不外"兼容、务实、求新",海派园林则也应当是这种特征。因此,研究海派园林,必须与海派文化联系起来。
第三. 对海派园林风格的研究,还须与中国传统园林进行比较;还须与其他传统园林等进行比较,如苏州园林、扬州园林、岭南园林等进行比较,才会更清晰。
第四. 对海派园林的价值研究,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或主题。传统的中国园林,其中有许多流派,固然成熟,固然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但从现实意义来说,它们都没有海派园林来得开放,来得跟上时代。海派园林对于现实的环境及其审美,具有更大的意义。
海派园林与苏州园林
人们说"江南园林甲天下,苏州园林甲江南",苏州传统园林,为私家园林,是我国园林中文化和艺术最成熟的园林,它的风格特征,可以用"文秀"二字来概括。文者,苏州园林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内涵;秀者,其形式美超凡脱俗。然而,,它已达到造园之极顶,也意味着封闭起来,难以再进取。苏州园林固然能"出口"***,但从价值来说这只是古董。
反视海派园林,具有旺盛的现实活力,它是开放型的,可以兼收并蓄,古今中外的风格含其中,杂而不乱,变化中见一统,如中山公园,其中包括英国风格的、日本风格的、中国风格的等等,靠林木、草坪及道路等,将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安置得十分妥帖。又如南翔的古猗园,虽说是古代之园(初建于明万历年间),但后来又有加建、改建,到如今已成了公园形式,山石、池水、林木及建筑等,形成多种风格的同意,甚为游人所喜欢。
海派园林与扬州园林
"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"扬州自古繁华,但在明末清初,遭受战争之灾,"扬州十日",城市几乎被荡平,从此以后,扬州之辉煌锐减。清代的扬州,更是在精神上受到扭曲,好多文人不满异族统治,外表放浪,内心却苦闷。这种心态,多表现在艺术作品上,遂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。如画坛上有"扬州八怪",还有石涛。这种心态,也在园林风格上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。扬州园林风格,似表现出这种扭曲心态。如假山形象、建筑空间布局等,这种形式,其实正是由于扭曲心态所引出的。
扬州园林,由于这种心态,形成某些反传统的做法,因此它就不同于海派的"兼容"特征。海派园林之吸收古今中外,是"需要"而为之;扬州原来林中的一些近代形式,多是一种反传统的精神,欲变异而为之。如石涛的山水画,与扬州园林中的假山形象,具有相近似的一年。海派的"兼容",还有外来的人文作用。上海近代名园爱俪园(哈同花园),其主人是外国人,他以猎奇的心态,形成某种特殊的构园方式。全园(无论是外园还是内园),其总体格局是东方式的,亭台楼阁、山水池水、林木花卉,号称有"八十三景",当然其中杂以西式建筑和种植,也有日本式的,似乎一应俱全,其实就是海派园林风格。
海派园林与岭南园林
岭南派,也象海派一样,是一种文化(流派),人称京、海、粤,我国近代文化之三大流派。岭南派园林,就像岭南派绘画或盆景一样,很有自己的特色。这种园林,具有"富、洋、新、"三个特点。如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,顺德的清晖园、佛山的梁园,东莞的可园等,都具有这些特征。清晖园创建与清乾隆年间,为广东最大的私家园林,其中建筑做得十分精致,精雕细刻,富丽华贵,但也杂以诸多西洋风格。余荫山房也是中西合壁,其园名之意义,可以从其园门之楹联看出:"余地三弓红雨足,荫天一角绿云深。"很有中国传统文人园之气质。
但与海派园林比较,两者又有所不同。海派园林之渊源,其一是以江南园林为基础,吸收诸多外来风格;其二是以私家园林为基础,逐渐开放,走向公众共赏之园,即公园。岭南园林的性质,却只有其前者,而少有后者。
海派园林与近代公园
如上所说,海派园林后来渐渐走向公园的形态,或者反过来说,上海早期的公园,其风格与海派园林一致。海派园林,比较小型的是宅园,如丁香花园。此园为洋务运动之首李鸿章的藏娇之所,以其九姨太之名(丁香)为园名,是私家别业。有的海派园林规模比较大,如张园(位于南京西路泰兴路附近,今已失),公然对外开放。圆中设戏楼、茶室、舞厅、球场等,更像一处游乐场。
后来上海诸公园,也就沿着这种"兼容、务实、求新"的海派精神发展开来,如黄浦江边上的公家花园(即黄浦公园),今复兴中路重庆南路的复兴公园,虹口公园及中山公园等等,都有这种风格。如复兴公园,从前叫顾家宅公园,俗称法国公园,此园历史曲折复杂,这里是由原来法国屯并兵之所变为园林,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复兴公园,其中风格多样。此园主要风格分为南、北两部分,在今荷花池及以南一处,为中国传统园林式,有山石池水,林木花草,曲径通幽;其北则是典型的法国古典式园林,整齐的林木,地毯式的草坪,几何图案式的路,以及栏杆、小亭、路灯等,一派异国风情。这座公园从整体上说无疑具有典型的兼容特征。
海派园林之当代价值
海派须正名。海派并不是如有些人说的是浮躁、不踏实、放浪不羁的风格;其实,海派应当理解为积极进取的,有活力的。海派在近代,代表着革新的先进思想,它聪慧、进取,它敢于担风险,有竞争意识和机制。这种精神,使人奋发,跟上时代。海派文化曾造就了上海许多革命史迹。海派园林作为文化,当然也包含在其中,作为海派文化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。
在现当代,海派园林风格仍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继承和发扬着。当然,现当代的造园,大多是指公园和城市绿地,如今上海的好多大型公共绿地,以其多样性又统一性,已显示出这种海派文化的继续。而这种风格,被园林形态物化,反过来又影响上海的人的风格,这就叫潜移默化,或者从环境来说,可谓钟灵毓秀。这就是海派园林风格的当代价值。海派的务实精神,在当代上海大型绿地中继承下来,如它的务实精神可以以延中绿地、淮海路重庆路绿地中体现出来,其中有休闲空间,可以饮茶、交谈、观景等。
海派园林总是把传统的好的继承下来,变为新的,推陈出新。好的传统风格,也可以从"画论"中认识。宋代画家郭照有《山水训》,说山水画应当有"可观、可行、可游、可居"的境界。这种观点也应当是现代城市大型绿地的塑造准则。
海派园林也主张强调效益,收入好,不是缺点而是优点,是良性循环,不但不反对,反而要提倡,经营得好,可持续,人们更喜欢。
海派园林也应当重视园林手法,如视点设计,应当有主体的视点,有高处,有下沉处,不只是平面的,又如"理水",要有尺度感,大有大的尺度手法,小有小的尺度手法。如太平桥绿地,由于湖边的"边"太宽,就使湖面小了。手法中也应当注意色彩等问题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人们喜闻乐见。海派不是乱来,其实它也是很注意手法的。
海派提倡发展、流变、把园林看成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对象,古代是园林,近现代是公园,现当代渐渐走向城市绿地。海派重视创新,始终争取领先性、独创性。